911事件过去14年了,但3700名911救援人员患癌。有人已经在绝望中死去。还有人在绝望中迎接着死亡的到来。在纽约环境保护与健康部门网站上,甲状腺癌、白血病、肺癌、食道癌、前列腺癌症是“9·11”相关疾病中最集中的五种类型。911救援人员患癌,美国政府为了面子,为了经济,事件发生6天后,就逼迫各行各业人员尽快归位上班,但很多人的发现呼吸着的明明就是死亡的味道。
911救援人员患癌:3700人绝望中迎接死亡 美国政府隐瞒真相
据新快报报道,68岁的Nick Schiralli没想到,14年前的9月11日那天,他因迟到一小时捡回了一条命,14年后,他却还在为“9·11”付出代价:至今无法离开氧气瓶,最多走五分钟就得停下吸口氧。因此,他得搬到康涅狄格州氧气充足的深山里住。他得的是肺气肿,“9·11”四年后确诊,无法根治。
“这代价不算严重,我的妹夫,他是纽约消防员,‘9·11’期间一直在地面上抢救伤员,去年死于白血病,才56岁。”电话那头的Nick停顿了一下,似乎深深吸了口气,声音开始沙哑,他说,还有很多人在为“9·11”付出生命代价,再次停顿,3秒后,他加重了语气,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说,“你明白吗?那时在附近工作的人们在死去,慢慢地痛苦地在死去。”
就在Nick的妹夫、消防员Robert Lever离去的那一天,2014年9月22日,他在消防局的同事,Dan Heglund和Lt. Howard Bischoff也在几个小时内相继离世。前者死于食道癌,后者死于结肠癌。在纽约环境保护与健康部门网站上,甲状腺癌、白血病、肺癌、食道癌、前列腺癌症是“9·11”相关疾病中最集中的五种类型。
最新官方数据显示,参与地面营救、清洁的消防员、警察、环卫工人中3700多人确诊患上癌症,其中2110人是消防员,各种数字还在上升。此外,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患上癌症的普通居民。14年过去,灾难看似结束了,却仍如魔鬼般蛊惑人心,死缠烂打,一不小心就索去无辜的生命。
上周六难得与刚回国的女儿Andrea相聚上山射击,每打一枪,Nick就得坐下吸一口氧。Andrea记得,Nick在“9·11”发生后很快回到岗位,而4年后他突然体重下降,食欲不振,腹部肿胀,“每天吃十几种药,后来身体越发膨胀,得在家工作。”
不久,Nick搬去了康涅狄格州氧气充足的深山里住,“我不会怨天,但会怪政府,当初骗我们说一切都安全了,要大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,可呼吸着的,明明就是死亡的味道。”
国民的生命与国家的形象、经济和面子,无疑,那时的美国选择了后者。
2001年9月17日,“9·11”发生6天后,时任总统小布什和纽约政府急于向恐怖组织证明自己未被打倒,证明美国强大如旧,对各政府单位和各行各业发出通知要求尽快归位。美国的经济大鳄和政府高官要员都清楚,华尔街和其他金融机构大门关得越久,对经济的打击越大,甚至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损失。
“美国是世界经济中心,纽约更是中心的中心,政府关心的是经济地位,不是老百姓的安危。”于是,千万像Nick一样的人们看着还在蔓延的火势、不断往外搬出的尸体,闻着刺激的气味重新走上工作岗位。
因快速有力的反应,时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,其强势作风当时备受称赞。但人们心事重重,灾难的画面仍历历在目,心悸不已。为了安抚和说服大众,美国环保局、安全健康委员会等部门都出来背书了,“空气是安全的,放心呼吸;水是安全的,放心喝。”
可眼前两栋百层高楼就有120万吨的高强度高密度建筑材料在燃烧,高楼内有五万多台电脑,北塔就有300-400吨的石棉。空气中除了公布的物质外还有什么?Juan Gonzalez是当时最大胆提出质疑的资深调查记者,他采访了美国地理协会的调查人员,拿出了与美国政府说法不同的尘土样本分析,他在文章里写道:“市中心的尘土中含有大量的石棉、铅、人造纤维和多环芳烃,具有高强度腐蚀性,空气碱度相当于家里的清洁剂。”
灾难过去14年,悲剧却还未谢幕。那么,当初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怎样?如今的环境情况到底如何?是否安全?2006年美国政府对“9·11”遗址污染情况所做的最终测试结果如何?美国消防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培训又有何值得学习?记者决定在“9·11”14周年前夕探访一番。
想着是政府公开的测试,那应该有结果公布吧。记者查了纽约市政厅网站和环保部门网站,都未能获得相关信息。与最终测试相关的新闻也停留在2006年12月。
担心自己搜索能力不强,8月29日,记者给纽约市长办公室、纽约环保局、纽约消防局、华人职工会分别发了邮件,希望市长办公室能提供环评最终测试资料,咨询纽约环保局纽约市如今的环保情况,了解消防局消防人员专业培训情况。
等待一个星期,毫无音讯。按照纽约政府部门网站找到办公电话,打过去都回复:请耐心等待邮件回复。于是又等了一个星期,9月7日记者又逐一打电话咨询,一番询问后邮箱收到一封市长办公室的邮件,要求记者发邮件去环保局。其他部门均无回应。记者上门咨询,解释一番,还是吃了闭门羹。
9月9日下午4时,纽约消防局总部侧门,就在记者坐在消防局一侧公园里感叹美国政府部门的踢皮球功力时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走向我,他建议我直接找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采访函,这样美国政府部门才会愿意回应,“这是美国方式,普通人想要拿这样的资料,想要进入政府机关,没有内部人员引领你,你是绝对进不去的。而且,‘9·11’后,政府部门安保严密。我告诉你,对‘9·11’相关话题,各政府部门还是很谨慎的,愿意回应你才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