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條目:各國公共假日天數列表
中華人民共和國
編輯
主條目:中華人民共和國節日與公眾假期
全體公民節假日共13天
新年:1月1日
春節:農曆除夕至初三,放假四天(通常在1月21日至2月22日之間)
清明節:太陽到達黃經15°的日期(通常在4月4日至4月6日中的一天)
勞動節:5月1日至2日,放假兩天
端午節:農曆五月初五(通常在5月27日至6月26日之間)
中秋節:農曆八月十五(通常在9月7日至10月8日之間)
國慶節:10月1日至3日,放假三天
部分公民節假日:
婦女節:3月8日,婦女放假半天
青年節:5月4日,14-28周歲青年放假半天
兒童節:6月1日,0-14周歲少年兒童放假一天
建軍節:8月1日,現役軍人放假半天。
少數民族節假日,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,按照各該民族習慣,規定放假日期。
香港
編輯
主條目: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
如僱員在法定假日需上班或為原定休息日,雇主需於30天內安排補假。
以下為法定假日
元旦
農曆年初一
農曆年初二
農曆年初三
清明節
耶穌受難節(2028年起)
耶穌受難節翌日(2030年起)
復活節星期一(2026年起)
勞動節
佛誕(2022年起)
端午節
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
中秋節翌日
國慶日
重陽節
聖誕節
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(2024年起)
澳門
編輯
主條目:澳門政府假期列表
如僱員在強制性假日需上班,雇主須為當天上班的僱員給予額外報酬,另外還要為其在三十日內進行補假,但可以協商形式以一日基本報酬代替該補假。
以下為「強制性假日」。
1月1日
農曆年初一
農曆年初二
農曆年初三
清明節
勞動節
中秋節翌日
重陽節
國慶日
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
中華民國
編輯
主條目:中華民國節日與歲時列表、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
勞工在國定假日的時間內工作時,雇主應依法予以加計薪資[2],或給予放假,或調移假日予以補假。[3]
元旦:1月1日
小年夜:除夕前一日
除夕:農曆十二月最後一日
春節: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
二二八和平紀念日:2月28日
兒童節:4月4日
清明節:4月4日-5日
勞動節:5月1日
端午節:農曆五月初五
中秋節:農曆八月十五
教師節:9月28日
國慶日:10月10日
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:10月25日
行憲紀念日:12月25日
各族原住民的歲時祭儀:僅具有原住民族身份者可放假,大多集中在下半年,視不同族群之歲時祭儀而定
越南
編輯
主條目:越南節日
2007年以前,越南一年僅享有8天公眾假期,2007年3月,公眾假期天數增加到10天。如果假日剛好處於週末,那麼在次周週一會補一天假
新加坡
編輯
主條目:新加坡公共假期
新加坡人每年享有11天的公共假期 (極少數年份為12天,像是適逢選舉),雇主必須在公共假日當天讓員工休假,而如有員工在公共假期工作的話,雇主必須給予加班費
美國
編輯
主條目:美國節日
元旦:1月1日-1月3日。
馬丁路德金紀念日: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。(在1月15日-1月22日之間)
總統節:二月第三個星期一。(在2月15日-2月22日之間)
陣亡將士紀念日: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(在5月25日-5月31日之間)
美國國慶:7月4日。
勞動節: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(在9月1日-9月7日之間)
感恩節: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(在11月16日-11月25日之間)
聖誕節:12月25日。